很像一本書一樣,夜晚配著一杯調酒,
靜靜的,你會聽到一個說書人,
告訴你,他生命中的故事,
或許也會在你心中引起陣陣漣漪。
之前參加試聽會寫了落落長一篇
[jerry的好音樂] 胡德夫 大武山藍調 (預購中)
好不容易前兩天專輯入手,
今天總算有空接上擴大機,認真的給他聽一遍。
(本來只是想要聽幾首愛的...結果不自覺就聽一輪了)
我深深的覺得胡老師鋼琴強到一個境界...
那個累積一輩子功力的鋼琴,
完全抓不到邏輯規則,卻又跳躍的如此自然。
拿去跟凱文科恩這種純鋼琴演奏家相比一點也不遜色
台灣有這樣的音樂家真是榮幸!
按照慣例,寫聽歌評論要從後面寫回來...
都來個自己抄自己好了~比較起來應該很有意思,細細聽跟現場聽一遍的感受差別~
11 The umbilical cord
臍帶
講人生下,父母的辛苦,以及小孩子的感念,
又回歸標準的胡式唱法,簡單丟給他一架鋼琴,一支麥克風,
胡德夫老師就是可以唱出感人肺腑的好歌。
後來聽胡老師說這首歌錄製的很意外,原本打算收拾行李離開美國,
(這張在美國錄的樣子)
胡老師跟他老婆在鋼琴旁邊,他老婆要他唱這首當時還沒完全做完的歌。
因為想唸過世親人,因為想家,
於是乎老婆一邊哭,一邊聽胡老師唱完這首歌。
沒想到旁邊錄音師在一開始聽到他有要彈,立刻就按下了錄音鍵,
一聽完立刻衝出來問「What's that !」
然後告訴他這首一定要放在專輯開頭或最後的一首歌,
因為這是代表胡老師最本色,最內在的聲音。
我只能說有擴大機真的差很多...我大概跟那個錄音師差不多驚訝八
接電腦喇叭果然完全不夠力,用擴大機連含口水碰到的聲音都聽的到,
(糟糕整個就是很想換電腦的傢俬...)
回歸主題,那種情感面,聽著聽著就會勾人想起母親對自己的愛,
這首我肯定一定是整張專輯5 6首one take的其中之一
(打岔一下,one take真的很可怕,超難的好嗎...)
2:20開始鋼琴隨意揮灑,彈到這樣真的可以出純鋼琴專輯了....
中間呼吸聲其實收音都收的滿清楚的,聽的出來是請感到了那邊,
所以我覺得這首應該是一氣合成,斷開不可能收到這樣的東西。
尾巴出現了合音,音色特別but個人不愛這樣合,整個突兀,
看一下歌詞本笑出來,Fu Fu Shu,
因為有聽MATZKA他們上陳文茜節目的廣播,
沒意外就是他們老闆,親自下海唱合聲~哈哈 被抓包了歐~
感想依然,這首就是胡老師本色的歌,最具代表他想法的中文歌。
10 Power in me
內在的力量
這首我期待的要死,因為之前為了這首寫了落落長一篇講聽奧,
一開頭就發現~改編曲了,由原本大器的絃樂改為室內小品的錄製方式,
唱著唱著,開始聽到女聲跟胡老師合唱。
恩,很熟。
恩,真的很像ㄟ。
恩,我的天兒阿,是阿妹!100%確定無誤!
阿妹跟胡老師合唱這首耶!!!
阿妹主要負責配唱的旋律輔助,
不過幾乎快唱完整首了,好聽!!!!
阿之前聽官網說MATZKA團員們有在這首歌發聲合唱,
有一段原住民在背景大唱和聲的,那個大沙啞嗓我怎麼聽就很像MATZKA,
又高又沙,不過音高降下來那邊咬字唱法又有點不太像,
所以不是100%確定有沒有合唱到。
這首改編的很流行,但真的一樣的好聽,跟絃樂版另外一個感覺,
當然該有的背景合唱氣勢也都是有出來,讚!!!
OK 100%確定那個1:40開始就是我們家MATZKA的聲音無誤
而且果然覺得奇怪的低下來的唱法是因為下來的時候中間疊了一層其他人的聲音,
兩個人發音不一樣,高音MATZKA突出,低音混在一起就不那麼像MA大的聲音了 哈,
背景合音總覺得有聽到阿修的聲音,阿勝阿輝的音質在大合唱應該本來就會被壓掉。
之所以特別注意這段除了因為聽到MA大的聲音之外,
這小段跟阿妹一來一回的互唱真的是這首歌的亮點,
原住民古調就是要這樣來回唱才有fu,
我覺得MA大跟阿妹聲音搭起來真的超像「美女與野獸」的...
再來要抱怨,到底為什麼一開頭獨唱那邊要蓋一個混音在胡老師的人聲上?
我還一度以為是我音效選錯,結果是真的給他混下去,對比阿妹清亮的聲音,
整個就人工的不得了!!!!對於這點感到相當火大,
胡老師大BASS先天上聲音就比較不穿,人工化混音那個清新感都沒了阿阿啊!!!
雖然說整首歌沒有都這樣玩,但是大部分時候一堆聲音然後主音量又比較放在阿妹這邊,
變成整首歌比較像是阿妹的吟唱曲搭配胡老師幫忙唱歌伴奏這樣....
阿後 結尾獨唱那邊又在混一次.....討厭感又大增阿....
聽結尾很像是在聽阿妹一些專輯的結尾^____^,很熟悉的感覺~
在補個可惜,中間因為收大合唱的音,有幾個地方都收音爆炸了,
不過平常聽應該是聽不出來拉~
09 Hallelujah
哈雷路亞
聽到這首還滿驚訝的!因為我聽過這首歌!
忘記是在電影還是哪裡看到的,就像胡老師說,
不同於一般聖歌,這首是帶點悲傷感覺的聖歌~
原本的歌詞好像是在批判一些濫用信仰的人們,
胡老師唱起來當然是輕鬆駕馭,
算是這張專輯的流行歌~
重點曲詞都好聽阿~
畫面:某電影
略~~差不多就是這樣,胡老師英文發音好好歐 @ @
真不愧是外文系的...
1:00聽胡老師結尾唱那個哈雷路亞的那個「亞」
真不愧是大BASS,低音發的真漂亮~厚度飽滿度都有。
這首受限於原本歌曲本來就是一直重複,聽起來比較平,
但是曲子是會吸引我注意的那種。
08 Put your hand in hand
手連手
很適合廣告歌曲阿~超快樂的這首,好聽!
台灣很久沒有,或者很像是沒有這樣快樂的爵士big band,
大場子全場律動的氛圍,聽了會非常親鬆愉快。
畫面:廣告歌曲的背景音樂
這首真的應該拿來當主打或是MV宣傳曲,很特別,後來覺得更精準的形容是
「貓王式歌曲」
就是貓王那個年代的歌曲,唱起來隨意揮灑之外,線上歌手基本沒有唱的出來的。
張菲可能可以,不過胡老師唱起來可能更鬆,其他不夠厚的就不用講了。
中間聽一聽真的都會想跟著拍手~~~
07 Can't find my way home
找不到回家的路
這首超讚的。
一開使用超屌的口琴,完全營造出美國西部牛仔風,
搭配胡老師藍調鋼琴整個是天作之合,
口琴和鋼琴,飆得可凶了~
而且很明顯聽的出來,胡老師這首根本是鬆到爆表,
竟然弄出來這種「美國西部藍調」這樣奇妙的曲風,
非常之利害~
後來胡老師有解釋這首歌是他一個在美國的朋友回來台灣,
30年不見,剛好他正在錄音,然後就叫過來開始Jam。
我猜大概沒幾次就錄出這這段了八~
這個是源自血液的脈動才能合出這樣的音樂,
練不來的~
曲名叫找不到回家的路,其實是在講他們兩個,一個長期住台北,一個住美國到處飛,
找不到那個才是真正自己的家。有想法的才是好歌阿!
等歌詞出來在來細細看內容摟~
畫面:口琴跟鋼琴現場互飆
雖然沒寫誰唱和聲,不過我想合音很像就是那個吹口琴來自美國的朋友。
0:30開始根本就是在聽鋼琴跟口琴對話阿~
鋼琴彈快一堆,口琴就會接一堆,渾然天成,誰也模仿不來。
很像在聽笑傲江湖那個琴蕭合奏的感覺....
4:27那個掃台鋼琴真的超帥氣的,那個是把鋼琴右邊掃到左邊在掃回去,
整個就是情緒到了隨性的灑出來阿~~~是這首歌的亮點!
和聲的那位用吼腔唱(一開始沒用)意外的跟胡老師音質很搭ㄟ,兩個人應該多錄幾首歌~~
1:08 那邊~後~有沒有那麼會彈鋼琴阿,怎麼會想到在那邊放一個跳出來的兩個平滑音
忘了那個怎麼講,就不是純跳的,還多停那麼0點幾秒按起來比較悶的聲音交錯搭配使用這樣,
整張專輯一堆這種,見鬼的神技....
2:40 間奏又飆一段,這邊是口琴飆得比較凶一點~(聽起來有點像狗喘息 哈哈)
這首歌真的細聽東西很多的~高手過招,相當精采!
06 Lai sue
來甦
一開頭那個氣音功夫有夠高深的,半放不放,
外加有夠特別的音,讓人眼睛一亮,
這首搭上歌名,我聽的時候完全是覺得唱給受刑人聽的,不曉得為啥~
如果說04 Were you there是神聖中帶點歡樂詼諧,
這首就是堂堂正正的聖歌了~
中間有一段很像看到大樹還怎樣,不唱,改用說故事的念詞。
非~常~有~感~覺~
胡老師真的可以考慮出有聲書,他聲音真的超特別的~
又低又傳的遠,很有故事性阿~~
畫面:白袍牧師唱給受刑人勸善
這首歌收音增益好像開太大,導致後來修聲音修滿多痕跡的,
滿多小地方是左右耳跳來跳去,就是感覺有修過的痕跡。
不過因為收音好,基本連胡老師採鋼琴踏板的聲音都聽的到....
一開頭那個音還是可以立刻吸引我注意力阿~~~
阿然後背景感覺應該就是布拉格交響樂團歐(歌詞本上寫的),
那個絃樂不太像是電子的,而且很多把~
但這首歌遺憾在於,聽起雜音有不少,應該是一開始收音的關係八~
無損這首歌還是神聖好聽的感覺拉
05 Sky high mountain blues
大武山藍調
聽這首歌的時候超期待的,因為他是專輯主打,而且擺明就是藍調,
本來很期待他可以把大武山搖成麼樣子,
不過原住民古調的這段,配上藍調感覺沒有那麼搭,
主聲被背景壓過去了一些,然後整體有點長,沒那麼愛這首。
不過這首藍調的感覺又跟02 Drifting on my land 不同,
詳細的還得等專輯到手才講得出差別,但反正不一樣。
可能這首big band的感覺更強烈了一點吧~
畫面:山再搖擺
我總算知道這首歌為啥不是我的菜,
1.這首歌聽起來是純正藍調,但純藍調就會覺得重複很多,個人本來就沒那麼愛。
2.電吉他,一開始就讓我有種違和感,不像第二首結合的那麼剛好。
3.整首歌7:27 ,果然我那時候覺得這首歌太長的感覺是對的。
(不過Herbie Hancock的歌好像也都很長,所以這是藍調習慣就對 XD)
4.用原住民語聽不懂唱什麼,不像第二首英文古調交錯使用比較不會無聊。
細聽才知道,相比之下第二首Drifting on my land搞不好還比較接近爵士一點點,
這首超藍調的~
04 Were you there
祢在那裡嗎?
我記得這首中文歌名竟然是台語中文字,不過有點忘了。
這首是聖誕節放的歌 XD
基本上是教會唱的歌,但是多了80年代甚至70年代那種風琴的氛圍,
基本還是偏流行風,只是偏的是古早流行風~
聖誕節歌曲拉~~好聽~
畫面:聖誕節的教堂
完全搞錯阿 哈哈 原來是用 「祢」,聖歌嘛~~
在聽還是再笑,這種調調現在真的完全聽不到了~
很好聽的聖誕感覺風阿~
03 Eagle
老鷹之歌
好像沒有歌詞的一首歌,不是快樂飛翔的老鷹,
而是用古調吟唱的方式,慢慢的,哼著一隻老鷹的故事。
很接近New age的那種編曲,一種空間感。
快結尾時突然來了一段吉他摩擦弦的聲音,
是老鷹叫!整個聽到的時候會心的笑了一下,而且就真的只來那麼一下。
有世界音樂風~讚
畫面:樹梢上、天空間飛翔的老鷹
細聽好感度大增的一首歌!!!
一開始鋼琴就像在飛得老鷹,撥雲見日,看到這個小島。
然後說著島上人們悲苦的事情。
我看到他歌詞本的slogan,直覺聯想到就是要對到這首歌帶給人的畫面!!!
「我是大武山天空的一隻老鷹,
我從我的皇宮出發,飛過了,
廣大的森林,飛過了美麗的小米田,
飛過會唱歌的溪流,
我一直飛,飛到了壯闊的太平洋上,
我從那邊折返俯視大地看到互相鬥毆、撕裂,
仆倒在地上的人門!啊.喔!人們阿!
互相撕裂的人阿!」
跟這段詞合起來,就好像瞭解胡老師想講什麼東西了,好感度大增!
02 Drifting on my land
帶著血管的漂流木
這首就是MATZKA樂團的阿修在Legacy表演那首,
也是「很久沒敬我了你」公演上半場壓軸曲。
重新改編成了藍調樂團版本,沒有大地震撼的狂熱,
卻多了歌手的瀟灑自在,非常適合在Brown Sugar演出,
這是上半張專輯的亮點,聽了會馬上醒來的那種,
有別於傳統藍調的感覺,中間穿插重口味的原住民古調,
和其他的版本各有千秋!
畫面:Brown Sugar 舞台上的樂團演唱。
中文歌名比我想的更怪 哈
再聽還是好聽,應該可以放成電視的第一主打,
巧妙的結合英文Jazz 藍調感覺的曲風,副歌切換到原住民古調,
節奏感強烈卻又完美結合!!!
做到這點真的很不容易!
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
郭英男做曲????
以胡老師的年紀輩份,有認識到其實也不太奇怪,
如果是我想的同一個人就真的非常有紀念意義了。
01 Oh my, what a shame
歐,是遺憾~
胡老師說,這是他很欣賞的詩人歌手 Don McLean的作品,
Don McLean就是寫出梵谷之歌Vincent 的那位。
一開始放這首我就完全敗服在音響設備下了。
套句電影台詞
「高音甜,中音美,低音沉。」
高音就像我帶耳機一樣,聽的到胡老師呼氣彈舌之類的小聲音,
低音搭配胡老師大風琴一般的bass,飽滿不失清晰。
眼睛閉上,完全沒有疑問,跟現場一樣。
離題了....
這首歌講的是遺憾,不過歌詞英文沒有聽的太詳細,
第一次聽,就來講感覺吧~
這是標準胡式唱法,
一架鋼琴,一個自在的人聲,
快慢不拘的節奏,卻濃濃的唱進了你心裡。
第一張「匆匆」就是以這個基調發跡。
開頭用這個,又讓人想起胡老師的獨特說故事方式。
說的是遺憾吧~
畫面:老先生看著照片唱著過去的故事。
還是比較無感不曉得為啥,一定是英文歌詞的關係 哈
還有就是比較沒有副歌的感覺八~
如同想像一般,
這是一張要像看書一樣聽的專輯,
不是放在旁邊當成伴奏的音樂。
很像一本書一樣,夜晚配著一杯調酒,
靜靜的,你會聽到一個說書人,
告訴你,他生命中的故事,
或許也會在你心中引起陣陣漣漪。